造雪是將混有壓縮空氣的水注入造雪機(或者造雪炮)在雪道上降雪的一個過程。
滑雪場造雪的基本目的就是為了補充天然降雪的不足、提高降雪覆蓋,從而延長雪季,可以從晚秋一直延長到早春。因為室內(nèi)滑雪廠配備了氣候控制系統(tǒng),所以室內(nèi)雪道多用人工造雪并且基本上可以實現(xiàn)全年造雪。人工造雪的必要條件是低溫,而當濕度降低時造雪臨界溫度就升高。能不能造雪的衡量標準是濕球溫度,濕球溫度的計算包含氣溫和相對濕度這兩個因素。
阿特亨特,戴夫里奇和韋恩皮爾斯三人于1950年發(fā)明了雪炮,但是在1952年才得到該項專利。全個使用人工造雪的是Grssiger's Catskill 度假酒店。19世紀70年代初造雪才開始被廣泛使用,許多滑雪場對人工造雪依賴嚴重。
由于各方面條件的提高,人工造雪在效率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傳統(tǒng)上大家都認為造雪的質(zhì)量好不好要看設(shè)備操作人員的技巧。而計算機控制彌補了操作技術(shù)的精確度不足的這一問題,使得造雪機可以在氣候條件適宜的時候就開始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