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姿防側滑功能智能電動護理起立床
適用領域
電動康復床是針對醫(yī)院和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殘疾人、危重病人、癱瘓病人的特殊照護需要而設計的,可實現(xiàn)病人站立、坐起、屈膝及吃飯讀書四大功能;
能夠讓轉移不便的患者盡早進行站立訓練;
預防各種長期臥床的并發(fā)癥;
區(qū)別
功能繁多,不具備針對性,價格與站立床相比較昂貴
腳踏板為固定平面踏板,無法根據患者生理特點進行局部調整
不具備可移動桌板,無法實現(xiàn)在患者進行站立訓練時,同時閱讀、書寫等日常功能
產品特點:特點
(1)8寸彩色液晶觸摸屏操作,直觀方便。
(2)提供4~9種氣壓編程模式(僅DT-5F為9種氣壓編程模式)。
(3)充氣與保持時間:5s~160s可調,允差±30%;
(4)每腔壓力單獨可調。
(5)循環(huán)間隔時間可調,允許靜脈自然充盈,避免持續(xù)擠壓造成病人不適。
(6)可同時兩個
(7)緊急停止按鈕
(8)針對國內電磁環(huán)境兼容設計
(9)純物理,對人體無傷害。
(10)儀器操作簡單,經濟實用。
產品適用范圍
適用于預防靜脈血栓形成,減輕水腫。
坐姿防側滑功能智能電動護理起立床
3.趣味性原則 對智殘兒童的全部教育和訓練應該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盡可能在游戲中學習,在生活中訓練。
4.循序漸進原則 盡量將康復訓練內容分成小步子,按照一定的順序循環(huán)訓練。
5.缺陷補償原則 在教育和訓練中,有目的地對智殘兒童的身心缺陷進行補償和矯正,促進其盡快康復。
6.集體訓練與個別訓練相結合的原則 在集體訓練中,可根據兒童的實際能力和水平分層分組進行。個別訓練,要根據每個兒童的實際水平和具體需要對各部分內容適當增減,學習進度和要允許有一定幅度的調整。
(二)康復訓練的內容與技巧
1.感知能力訓練 借著感覺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聲音和顏色,然后作出反應,并能將對外界的體驗應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適應環(huán)境。進行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等范圍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