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功能助力運動療法護理床
電動起立床訓練預防肺部感染的臨床研究
目的:探討電動起立床訓練對肺部感染預防的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進入神經內科的300例癱瘓康復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5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康復訓練及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電動起立床訓練,比較兩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發(fā)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肺部感染發(fā)生率為6.00%(9/150),對照組肺部感染發(fā)生率為38.67%(58/150),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康復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康復患者給予電動起立床訓練能夠有效預防肺部感染,提升康復效果,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廣泛推廣與應用。
維護手功能的上肢及手自我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
當腦卒中病人進入康復階段,維持關節(jié)活動度是進行康復的基礎,為將來進行主動運動做準備。訓練師在努力為患者進行每個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的同時,有沒有想“偷懶”一下,讓患者自己進行呢?
上肢自我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可以幫助患者保持上肢肌力和關節(jié)活動度。另外還有助于增加血流、減輕腫脹、整合感覺和運動功能、改善忽略、保持軀體對稱性。讓患者自我參與更能幫助患側的康復。
緩慢進行每個動作
不要勉強做某個動作
鍛煉時允許在能忍受范圍內出現(xiàn)疼痛。當關節(jié)恢復休息位時疼痛消失。
肩關節(jié)的屈伸
直立功能助力運動療法護理床
(1)臥姿即良姿位擺放
偏癱患者臥姿要針對病理變化,抑制異常模式的正確姿勢,即上肢保持肩胛骨向前,肩前伸,伸肘;下肢保持稍屈髖,屈膝,踝中立位。
截癱患者要保持下肢位置正確,即伸髖并稍外展,伸膝但避免過伸,踝背伸,雙下肢之間放1—2個枕頭,以防髖內收、股骨內側髁和踝受壓。
四肢癱患者:仰臥位肩可以放置在內收、中立位或前伸的位置,伸肘,腕背伸約30-40度,手指稍屈曲,拇指對掌。側臥位下方上肢前屈,伸肘,前臂旋后,上方上肢的肩膀前屈,稍屈肘,前臂旋前,在胸壁和上肢之間放1個枕頭。
燒傷患者:擺放總原則是對抗可能攣縮的方向擺放。
截肢患者:手、上肢截肢時應取殘端抬高體位;大腿截肢取髖伸直內收位;小腿截肢取伸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