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推桿系統(tǒng)升降康復床起立功能
完全伸展手關節(jié)時可有手指強屈的情況,一致不得不將手停于中間位者,可采用敲打木棍、鼓棒、拔取插棒來訓練握、放動作,以達到伸展手關節(jié)的作用。
偏癱患者康復中的手功能訓練(一)
第一目標就是手要有大量抓握及大量放松物品的能力,若完成這個目標,病人即可學得更精細的抓握活動。
(1)模仿性聯(lián)帶運動的影響
利用對側(cè)作相同動作來誘發(fā)困難的動作,當病人想彎曲患側(cè)的手指時,可能會看到健側(cè)的手指也彎曲,甚至有時候會握拳。這是以潛意識的動作來誘發(fā)患側(cè)手指的彎曲,但如果注意去控制,健側(cè)的手并不一定要跟著彎曲,是可以抑制下來的。相反的,伸直手指也如上所述。交替屈曲及伸直,或是在早期訓練手指的抓握及放松時,這種誘發(fā)的效果在彎曲的動作特別明顯,并且注意力應集中在模仿的手(患側(cè)),以確定拳頭不會握得太緊以致過度激發(fā)手的屈曲肌。
(一)日常生活活動(ALD)訓練,如穿著衣物、使用餐具進食、個人衛(wèi)生、洗浴、整容、用廁等。訓練患者用新的活動方式、方法或應用輔助器具的幫助和使用合適的家用設施,以完成日常生活活動。
(二)職業(yè)技巧訓練(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基本勞動和工作的技巧,如木工作業(yè)、車縫作業(yè)、機械裝配、紡織作業(yè)、辦公室作業(yè)(打字、資料分類歸檔)等,作業(yè)恢復工作前或就業(yè)前的訓練。
(三)家務活動訓練, 如烹調(diào)、備餐、洗熨衣服、家具布置、居室清潔裝飾、家用電器使用、幼兒撫育等作業(yè)的訓練,并指導患者如何省力、減少家務活動的能量消耗,如何改裝家用設備以適應患者的功能水平。
(四)工藝療法(arts and crafts therapy)應用手工藝進行訓練:泥塑、陶器、工藝編織(藤器、竹器、繩器等),具有身心訓練價值,即既能改善手的細致功能活動,訓練創(chuàng)造性技巧,又可轉(zhuǎn)移對疾病的注意力,改善情緒。
醫(yī)療康復床,包括床體、按摩裝置、護理架和下肢屈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體底部床腿上設有萬向輪,所述按摩裝置由控制開關、上部裝置和下部裝置組成,控制開關置于床頭靠板上,上部裝置和下部裝置分別置于床體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護理架由導軌、下支撐桿、上支撐桿、滑動套筒、旋轉(zhuǎn)套筒、輸液吊鉤、一號固定旋鈕、二號固定旋鈕、水平支撐、平臺桌面、副板、連接螺栓和燈,在所述的床體一側(cè)設有導軌,導軌上設有下支撐桿,下支撐桿與上支撐桿通過滑動套筒連接,上支撐桿與下支撐桿通過一號固定旋鈕固定,下支撐桿上套有旋轉(zhuǎn)套筒,旋轉(zhuǎn)套筒能夠通過二號固定旋鈕固定,旋轉(zhuǎn)套筒上連接有水平支撐,水平支撐與平臺桌面通過連接螺栓連接,平臺桌面與副板滑動連接,下支撐桿上端設有燈;所述下肢屈伸裝置由一號滑槽、二號滑槽、伸縮桿、腿托、支撐架和底座組成,一號滑槽安裝在床體上,一號滑槽上設有底座,底座上設有支撐架,支撐架上設有二號滑槽,二號滑槽上設有伸縮桿,伸縮桿末端連接有腿托。
電動推桿系統(tǒng)升降康復床起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