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體整體可升降醫(yī)用護理床
2.評定標準
(1)0失用手,5個動作均不能完成。
(2)1輔助手C,5個動作只能完成1個。
(3)2輔助手B,5個動作只能完成2個。
(4)3輔助手A,5個動作只能完成3個。
(4)4實用手B,5個動作只能完成4個。
(2)當患者能夠自己將上舉伸直的上肢保持2秒時,開始訓練屈伸肘部,使手掌觸及和離開前額(治療師可幫助前臂旋后)。
(5)5實用手A,5個動作均能完成。
1、下肢深靜脈功能不全,靜脈曲張、靜脈潰瘍,靜脈回流不好的情況:下肢靜脈曲張,術前和術后都可以使用,患有靜脈曲張的病人一般都伴有不同程度靜脈回流受限,當行走或久站后出現下肢腫脹并疼痛,久而久之,可導致下肢潰瘍,皮膚色素沉著,可通過空氣壓力儀的空氣波反復地進行加壓再減壓,從而產生如同肌肉收入縮和舒張作用,促進靜脈血液和淋巴循環(huán),并取得充分按摩效果,從而達到消除腫脹的作用,為手術成功奠定了基礎。曲張靜脈激光刀腔內閉合術后的病人,術后第二天即可使用,術后由于病人害怕疼痛,特別是年齡大的患者,不愿下床活動,通過空氣壓力儀空氣波帶動肌肉組織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淋巴回流,使側支循環(huán)及早建立,對預防深靜脈血栓起著重要作用。
癱瘓患者電動站立床訓練致直立性低血壓的相關分析
目的:分析電動站立床訓練時,可能影響患者發(fā)生直立性低血壓或出現頭暈、胸悶、心悸等不適的相關因素。方法:對2003-03/12在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康復科進行電動床站立訓練的58例癱瘓患者,記錄其年齡、性別、職業(yè)、診斷、癥狀、伴發(fā)病、病程、臥床時間、每次站立訓練持續(xù)時間、站立角度等,分別使用χ2檢驗和多元逐步回歸方程進行單因素及多因素相關性分析。結果:單因素資料分析顯示,下列因素為患者站立訓練時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或不適的危險因素:職業(yè)—病前從事非體力勞動者(P0.01)、臥床時間1個月(P0.01)、第1周站立訓練角度70°(P0.01)、并發(fā)心臟病、糖尿病等,這些患者在訓練過程中容易誘發(fā)體位性低血壓或出現頭暈、胸悶等不適。而性別(P0.05)、年齡(P0.05)、癱瘓情況等與引起體位性低血壓或頭暈、胸悶等不適關系不大。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患者第1周站立訓練的角度、臥床時間、是否有伴發(fā)病及職業(yè)等密切相關。結論:在給患者進行斜床站立時,要注意影響患者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的危險因素,訓練過程中密切觀察病情,以防發(fā)生不良反應,使訓練能安全、有效進行。
床體整體可升降醫(yī)用護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