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屈伸裝置自主站立訓練床
當給予患者患側(cè)振動治療時,應注意, 振動位置避開傷口10公分。
在振動治療的過程中, 護士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傾聽患者不適主訴。
在治療過程中,如需暫停治療,向左旋轉(zhuǎn)速度控制旋鈕直至暫停位置即可。點擊和計時器將會停止,時間顯示窗上出現(xiàn)“Pause”字樣。
繼續(xù)治療時,向右旋轉(zhuǎn)速度控制旋鈕,滑過暫停位置直至所要求的速度設定值即可。
七、注意事項:
使用叩擊頭,要使用塑料或次性紙質(zhì)叩擊罩,可避免交叉感染。
每日治療2-4次, 選擇餐前1-2小時或餐后2小時進行治療,治療前進行20分鐘霧化吸入治療,治療后5-10分鐘協(xié)助患者拍背咳痰。
使用時,先將電動起立床呈平躺位,將患者躺于其上,在胸部和腿部各綁,將起立床緩慢升起,初次約升至30度左右,觀察患者是否適應此高度,擺正患者站立姿勢,注意觀察患者的表情和血壓,若血壓下降或表情痛苦,便將起立床放平休息。在電動起立床上每天可站立2次,每次30分鐘,在患者適應此角度之后,可將起立床每次以5度的速度調(diào)整。在患者站立過程中必須有家屬在床旁陪伴,以防止患者跌倒?;颊哒敬矔r間結(jié)束后,將電動起立床放平,不要急于讓患者下床,先讓患者在起立床上躺著休息10分鐘,防止患者體位性低血壓。
下肢屈伸裝置自主站立訓練床
手功能康復治療分期
手外傷后功能康復一般按下列階段進行:
(1)術前期
擇期手術前的康復治療,為手術及術后康復創(chuàng)造較好條件。
術前康復主要目的是進行關節(jié)活動范圍練習及肌力練習,及粘連組織的部分松解,盡可能糾正已存在的關節(jié)攣縮及肌肉萎縮,以免術后功能康復更加困難。此外,術前的功能鍛煉也為術后早期康復提供方便。
(2)術后早期
相當于術后至肌肉、肌腱、神經(jīng)、骨骼等重要組織愈合的一段時間。此期常進行必要的外固定。于術后第2、3天盡早開始康復治療,能預防因手術與術后固定引起的關節(jié)肌肉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