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治足內翻電動升降康復床
3、修飾障礙的康復訓練
(1)上肢和頸部關節(jié)活動受限、肌力低下者的訓練
(2)上肢和頸部協(xié)調障礙者的訓練
(3)一側上肢或身體障礙者的訓練
4、穿上衣障礙的訓練
(1)軀干關節(jié)活動受限、肌力低下者的訓練
(2)上肢和軀干協(xié)調障礙者的訓練
(3)一側上肢或身體障礙者的訓練
5、穿褲子、鞋、襪障礙的訓練
(1)下肢活動受限、肌力低下者的訓練
(2)上肢、下肢和軀干協(xié)調障礙者的訓練
(3)一側上肢或身體障礙者的訓練
設備和材料
空氣壓力波儀(3)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空氣壓力波儀進行輔助,儀器由受過專業(yè)培訓的人員進行操作。前行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術后予以尿激酶溶栓,溶栓劑量依據患者公斤體重確定。壓力波時患者取平臥位,將患側下肢放入壓力套中拉好拉鏈。壓力依據患者舒張壓確定,然后在過程中根據患者耐受力逐漸增加壓力,高為90~100mmHg。開始時緩慢向腳踝部充氣,充滿后使壓力達設定值并保持不變,向小腿、大腿逐次加壓。每次持續(xù)時間15min,每天2次,10d為1個療程。
1.4療效評價指標
采用超聲檢查血栓,依據腿圍減少及對比正常判定消腫情況,檢測患者前與后的股靜脈、腘靜脈血流速度及反流時間平均值。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3~11MHz?;颊呷⊙雠P位,沿股深靜脈、腘靜脈走行動態(tài)聚集。觀察血管腔內有無血流顯示、血液反流、充盈缺損及血栓消失情況,記錄血栓范圍和長度變化、血流速度、反流速度和反流時間。
康復床直立訓練對血管迷走性暈厥患者的療效
目的:探討影響血管迷走性暈厥患者直立訓練療效的因素。方法:對96例暈厥患者行直立傾斜試驗,86例直立傾斜試驗陽性的患者進行不少于4周的直立訓練并收集資料。分析暈厥復發(fā)組和暈厥未復發(fā)組臨床資料的不同之處。結果:共有24例(27%)患者發(fā)生暈厥或暈厥先兆,62例(73%)患者未再發(fā)生暈厥,研究發(fā)現未發(fā)生暈厥組年齡顯著小于暈厥組(P0.05),暈厥發(fā)生頻率和基礎直立傾斜實驗陽性比例顯著高于復發(fā)組(P0.05)。結論:年齡、暈厥發(fā)生頻率和基礎直立傾斜實驗陽性是影響直立訓練療效的因素,年輕、暈厥發(fā)生頻率高、基礎直立傾斜陽性的患者進行直立訓練獲益更大。
矯治足內翻電動升降康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