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治足內(nèi)翻康復訓練床升降
3、修飾障礙的康復訓練
(1)上肢和頸部關節(jié)活動受限、肌力低下者的訓練
(2)上肢和頸部協(xié)調(diào)障礙者的訓練
(3)一側上肢或身體障礙者的訓練
4、穿上衣障礙的訓練
(1)軀干關節(jié)活動受限、肌力低下者的訓練
(2)上肢和軀干協(xié)調(diào)障礙者的訓練
(3)一側上肢或身體障礙者的訓練
5、穿褲子、鞋、襪障礙的訓練
(1)下肢活動受限、肌力低下者的訓練
(2)上肢、下肢和軀干協(xié)調(diào)障礙者的訓練
(3)一側上肢或身體障礙者的訓練
選擇我院收治的186例不同疾病導致的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患者,入選標準為超聲檢查明確為下肢靜脈血栓,是否有肺栓塞病史,并且該病人在使用壓力波前應全部行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按照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程度分為重度45例:超聲檢查顯示靜脈管腔增寬,血管腔內(nèi)充滿絮狀均質低回聲,CDFI顯示靜脈腔內(nèi)無血流信號,擠壓遠端仍未改善。中度83例:靜脈管腔增寬,血管腔內(nèi)呈線樣改變或淤泥樣點狀低回聲。在部分阻塞處彩色多普勒(CDFI)顯示細束狀或充盈缺損血流信號,擠壓遠端有血流充盈改變。輕度58例:排除中重度后其余的表現(xiàn)。根據(jù)方法分為兩組,組93例,使用壓力波,男性45例,女性48例,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47.2±5.1)歲,臥床時間10~135d;腦卒中18例,下肢骨折54例,直腸癌12例,胃癌9例;對照組93例,未使用壓力波,男性43例,女性50例,年齡36~71歲,平均年齡(45.5±4.8)歲,臥床時間12~131d,腦卒中22例,下肢骨折49例,直腸癌15例,胃癌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臥床時間、致病原因等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通過以上分析總結,確定了移位床的主要功能,設計一款床椅分離的設備,與現(xiàn)有設備比較,此設計方案在床與輪椅的功能與尺寸上都得到了改進,其中床的部分更容易移動,輪椅與床分離跟節(jié)省空間;在尺寸方面也進行了優(yōu)化,其中輪椅的尺寸通過計算對坐高、坐深及坐寬都進行了合理的設計,分別為460mm、426mm、448mm,此尺寸的優(yōu)化能讓失能老年人在乘坐輪椅時更加舒服。本文設計的移位床,能夠幫助護理人員節(jié)省力氣幫助失能老年人身體移位,結合了如廁功能能更好的保留失能老年人的自尊。能夠幫助老年人盡可能的獨立的生活。改善了傳統(tǒng)搬運失能老年人對老年人造成的傷害,也減輕了護理人員的負擔。通過本論文的研究分析,總結出失能老年人移位輔助設備的相關要素和設計原則,得出此類產(chǎn)品設計的發(fā)展方向,并對其加以展望和總結。
矯治足內(nèi)翻康復訓練床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