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距A越小,開裂越容易,破碎所需要的時間也隨之縮短,但孔距過小,孔數增多,必然會增加鉆孔工作量和破碎劑的消耗量。因此,對于不同的破碎對象,必然制定出可行的最大孔距,以達到最好的經濟技術效果。孔距的大小在參數范圍內可結合施工現場的巖石硬度(混凝土強度)及具體的破碎要求進行自行修訂,孔距與孔徑之比,稱破碎系數k,不同硬度的破碎對象其K值是不同的。其對應關系式為:A=kD (見表2),可按照該表的換算關系并結合現場實際確定最終的孔距值。(一般情況下,孔距與孔徑之比為10倍左右,孔徑大,孔間距可增大;孔徑小,則孔距須減小)。周邊的鉆孔適當密集,以確保周邊介質先行破裂。
Ⅳ.鉆孔深度依據現場施工設計要求自行確定,孔深L一般在1—2米為好。不宜過淺。
Ⅴ.至于排距和最小抵抗線W,在一般性小面積破碎施工中(大理石、花崗石等經濟石種的開采、切割除外)無須作具體要求,可按照孔距值參數進行施工,并結合具體施工要求和現場條件自行修訂。
下面為一般破碎設計參數:(H—被破碎介質的設計破碎高度值) (表1)
|
鉆孔參數 |
單耗(㎏/m3) |
||
孔徑D(㎜) |
孔距A(㎝) |
孔深L |
||
輕質巖破碎 |
30—45 |
30—50 |
H |
8—10 |
中硬巖破碎 |
30—45 |
30—50 |
90﹪H |
10—15 |
硬質巖破碎 |
30—45 |
25—40 |
90﹪H |
15—20 |
無筋混凝土破碎 |
30—45 |
30—50 |
80﹪H |
8—10 |
鋼筋混凝土破碎 |
30—45 |
15—30 |
90﹪H |
15—25 |
石材切割 |
30—40 |
20—30 |
90﹪H |
一面切割5—8 二面切割15—16 |
注:硬質巖莫氏硬度為6—7;主要為火成巖類的花崗巖、正長巖、玄武巖及輝長巖等。 軟質巖莫氏硬度為2—3;主要為頁巖、片麻巖、千杖巖、石膏巖、滑石巖及某些品種的白云巖和石灰質介殼巖等。 |
破碎系數K值表:(適用于孔徑45mm以內,并有至少兩個自由面的工況下) (表2)
破碎對象 |
巖石 |
混凝土 |
|||||
軟質巖 |
中硬巖 |
硬巖 |
素混凝土 |
鋼筋含量 0~30㎏/m3 |
鋼筋含量 30~60㎏/m3 |
鋼筋含量 60~100㎏/m3 |
|
K值 |
10-16 |
8-12 |
5-10 |
10-16 |
10-16 |
8-10 |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