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能轉換成電能的裝置叫化學電池,一般簡稱為電池。放電后,能夠用充電的方式使內部活性物質再生——把電能儲存為化學能;需要放電時再次把化學能轉換為電能。將這類電池稱為蓄電池也稱二次電池。
新聞:漢中戴思特蓄電池6-GFM-8012V80AH技術參數

Y電容串接在高壓地和低壓地之間,有時會采用兩個Y電容串聯是為了提高高壓地和低壓地之間的耐壓,有時候會出現耐壓不足的情況,導致安規(guī)電容打耐壓過不了,可以選用高壓陶瓷電容作為Y電容,Y電容通常接法有四種情況:輸入端,和共模電感形成濾波器,L和N分別對PE加儲能大電容正負端對PE加(如所示)輸出端對PE加變壓器原副邊跨接(如所示)X電容和Y電容同屬于安規(guī)電容。當安規(guī)電容器失效后,不會產生電擊,不會危及人身安全。
所謂蓄電池即是貯存化學能量,于必要時放出電能的一種電氣化學設備
蓄電池(Storage Battery)是將化學能直接轉化成電能的一種裝置,是按可再充電設計的電池,通過可逆的化學反應實現再充電,通常是指鉛酸蓄電池,它是電池中的一種,屬于二次電池。它的工作原理:充電時利用外部的電能使內部活性物質再生,把電能儲存為化學能,需要放電時再次把化學能轉換為電能輸出,比如生活中常用的手機電池等。
新聞:漢中戴思特蓄電池6-GFM-8012V80AH技術參數

TN-C系統TN-S系統TN-C-S系統TT系統IT系統通過上述分析可知,三相四線制是低壓配電系統按照帶電導體系統分類中的一種。三相四線制帶電導體系統的接地系統既可以采用TN-C系統,也可以采用TN-S系統、TN-C-S系統和TT系統。(版權所有)TN-S系統、TN-C-S系統和TT系統末端導線的個數均為5個,都可稱作所謂的“三相五線制”,那又如何將它們加以區(qū)分呢?所以三相五線制是一個混淆接地系統和帶電導體系統兩個互不關聯的系統的錯誤名詞,在編制電氣規(guī)范和設計文件時應注意避免采用。
它用填滿海綿狀鉛的鉛基板柵(又稱格子體)作負極,填滿二氧化鉛的鉛基板柵作正極,并用密度1.26--1.33g/mlg/ml的稀硫酸作電解質。電池在放電時,金屬鉛是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硫酸鉛;二氧化鉛是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鉛。電池在用直流電充電時,兩極分別生成單質鉛和二氧化鉛。移去電源后,它又恢復到放電前的狀態(tài),組成化學電池。鉛蓄電池能反復充電、放電,它的單體電壓是2V,電池是由一個或多個單體構成的電池組,簡稱蓄電池,常見的是6V,其它還有2V、4V、8V、24V蓄電池。如汽車上用的蓄電池(俗稱電瓶)是6個鉛蓄電池串聯成12V的電池組。
對于傳統的干荷鉛蓄電池(如汽車干荷電池、摩托車干荷電池等)在使用一段時間后要補充蒸餾水,使稀硫酸電解液保持1.28g/ml左右的密度;對于免維護蓄電池,其使用直到壽命終止都不再需要添加蒸餾水。
新聞:漢中戴思特蓄電池6-GFM-8012V80AH技術參數

三極管的管型(PNP型三極管還是NPN型三極管)以及三極管引腳的判別是電子初學者的一項基本功。有人總結了四句口訣:“三顛倒,找基極;PN結,定管型;順箭頭,偏轉大;測不準,動嘴巴”。我們來逐句進行解釋分析。三顛倒,找基極我們知道,三極管內部有兩個PN結,三極管是PNP型還是NPN型的區(qū)別就是兩個PN結的連接方式不同。如下圖所示是三極管及等效電路。測量三極管是要使用萬用表的歐姆檔,檔位的選擇可以是Rx100檔位,也可以是Rx1k檔位。
蓄電池內阻與容量之間的關系其中有兩種含義:
電池內阻跟額定容量的關系,以及同一型號電池的內阻跟荷電態(tài)SOC的關系。十多年前人們曾經試圖利用閥控密封鉛酸蓄電池內阻(或電導)的變化去在線檢測電池的容量和預測電池壽命,但卻未能如愿;人們對動力電池的大電流放電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就要求盡可能降低電池內阻。因而本文將進一步探索和闡明一些常用蓄電池內阻與容量之間的內在關系。
閥控密封
當前閥控密封鉛酸蓄電池已逐步取代開口式流動電解液鉛酸蓄電池,廣泛用于郵電通信電源、UPS、儲能電源系統等。動力型閥控密封鉛酸蓄電池已廣泛用于電動助力車。這些領域都要求在線檢測蓄電池的荷電態(tài)。
蓄電池的內阻跟荷電態(tài)的關系
蓄電池的荷電態(tài)SOC指的是電池可以放出的容量跟其額定容量的比。這一數據對郵電通信電源系統和正在使用的動力電池組十分重要。

新聞:漢中戴思特蓄電池6-GFM-8012V80AH技術參數CPU暫停正在執(zhí)行的程序,調用中斷源的中斷組織塊OB來處理,執(zhí)行完中斷組織塊后,返回被中斷的程序斷點處繼續(xù)執(zhí)行原來的程序。有中斷事件發(fā)生時,如果沒有下載相應的組織塊,CPU將會進入STOP模式,即使生成和下載一個空的組織塊,出現相應的中斷事件時,CPU也不會進入STOP模式。PLC的中斷源可能來自I/O模塊的硬件中斷,或者來自CPU模塊內部的軟件中斷,時間中斷、延時中斷、循環(huán)中斷和編程錯誤引起的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