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步骤 :
1.准备搅拌机具、灌浆设备、模板及养护物品,清理灌浆空间并提前将混凝土表面润湿。
2.支设模板并用水泥(砂)浆、塑料胶带封堵模板连接处以确保不漏水、漏浆。
3.将灌浆料重量的10-15%加水量加水搅拌(机械搅拌2-3分钟,人工搅拌5分钟以上)。
4.将搅拌均匀的灌浆料从一个方向灌入灌浆部位。必要时可借助竹条或钢钎导流,可适当振捣或轻轻敲打模板。5.施工完毕后应立即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草帘或棉被阴湿养护3-7天。6.使用温度为-10℃至40℃。严禁在灌浆料中掺入任何外加剂或外掺料。
★包装与贮存:
1. 灌浆料为25kg袋装,存放在通风干燥处并防止阳光直射。
2. 保质期为3个月,超出保质期应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注意事项:
1. 严禁使用高速电动搅拌杆搅拌灌浆料。
2. 严禁使用电动振捣棒。
3. 严格按着水灰比列。 高强无收缩灌浆料 聚合物砂浆 预应力钢绞线 建筑结构胶 灌浆料厂家
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是房屋建设中常用的一种加固灌浆料,它通常用于房梁、板、墙体等一些的加固工程,对于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性能有很多,接下来昊翔的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高强灌浆料的耐久性。
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包括抗冻性、抗渗性、耐热性、还有抗侵蚀性这几种性能统称为耐久性。
(1)抗冻性:抗冻性主要是指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抵抗冰冻的能力,当高强灌浆料在寒冷的地区,特别是接触水遭受冰冻的环境中常常会被冻坏,灌浆料的抗冻性的符号用F来进行表示,如果受冻融的试块强度与未受冻融的试块强度相比,可降低不超过25%,便认为是抗冻性合格。并且能承受的反复冻融循环次数越大,就说明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抗冻性能就越好。
(2)抗渗性:抗渗性主要是指高强灌浆料抵抗液体和气体的渗透的性能,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存在着相互连通的孔隙和毛细管,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不正确就可能会产生蜂窝、孔洞,从而会使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发生变质的现象,这时就会影响灌浆料的质量还有长期的安全使用。
(3)耐热性:耐热性主要是指在高温的作用下,内部的结构是不会受到破坏的,强度也不会明显的丧失,这就说明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的性能。
(4)抗侵蚀性:侵蚀性主要是指在灌浆料在侵蚀性液体或者是气体中具有抵抗侵蚀的性能,对于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侵蚀介质主要是在硫酸盐溶液、酸性水还有带水压的软水、海水、碱类的浓溶液等。
增大截面加固适用范围
用于梁、板柱、墙等构件及一般构筑物的加固,特别是原截面尺寸显著偏小及轴压比明显偏高的构件加固。
优点: 有长期的使用经验,施工简单,适应性强
缺点: 湿作业,施工期长,构件尺寸的增大可能影响使用功能和其他构件的受力性能。///
增大截面加固施工流程:
1.处理表面
(1)将原有构件表面的灰尘清楚干净,对于混凝土缺陷表面应清理至密实部位,并将表面凿毛,根据要求打磨麻坑或沟槽,坑或沟槽的深度应≥6mm,麻坑每100mm*100mm不宜少于5个;沟槽间距应≤200mm或箍筋间距,如果采用三面或四面外包法加固梁或者柱时,应打掉其棱角。
(2)清楚混凝土表面的碎渣、浮块、粉末,并用压力水将其表面清清洗干净;如果构件凹处存有积水应用抹布吸干。
(3)如果原混凝土钢筋外漏部分锈蚀,应采取除锈处理。、
(4)喷除界面剂前,应检测原构件表面界面处理质量,不得留有松动的石子、浮渣、漏补的裂缝和未清除干净的杂物。///
2.新增受力钢筋、箍筋及其连接件与原构件的连接
(1)对于受弯构件,原构件受力钢筋与加固的受力钢筋之间的间距应≥20mm;如果采用短钢筋焊接连接时,短钢筋的植筋应≥20mm,长度应≥5d(d是新增纵筋和原有纵筋直径的较小值)且≥100mm,短钢筋间的中距应≤500mm。
(2)箍筋应根据设计采用唤醒箍筋、胶锚式箍筋、加锚式箍筋、U形箍筋。如果采用混凝土围套进行加固时,应设置环形箍筋;如果采用单侧或三侧加固时,应设置加锚式箍筋、U形箍筋、胶锚式箍筋。
3.新增混凝土界面混凝土拌制
新增混凝土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和地方标准的有关规定,根据加固设计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相应的配合比设计。根据加固工程的要求,按照原有混凝土配合比拌制适量的混凝土。
4.安装模板
混凝土模板支架的搭设应不影响原结构的安全,便于施工操作、拆卸;原构件与模板的周边应密封,避免外漏浆液,将混凝土浇筑进料口设置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5.浇筑混凝土
通常情况下,新增混凝土表面的厚度较薄,原混凝土表面和模板之间还布有钢筋,由于何难使混凝土浇筑密实,因而应分段浇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投料,并应充分振捣。
6.拆除模板
当混凝土达到原有设计要求或者相应的规范要求的脱模强度时拆除模板,柱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墙模板必须当混凝土强度≥1. 2MPa时,方可拆除;板与梁模板的拆模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及时清理拆下模板表面的粘结物,修理并涂刷隔离剂,分类整齐摆放备用;及时收集拆下的连接结件及配件,统一集中管理。///
7.混凝土养护
(1)浇筑结束后的24小时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采取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应根据材料的不同而定:
a.如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应≥7d;
b.如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应≥14d;
c.如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应≥21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处于湿润状态;拌制用水应和混凝土养护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混凝土时,要保证敞露的新浇混凝土表面处于密封状态,保证塑料布内表面有凝结水。
(5)如果新浇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与支架。

增大截面加固注意事项
1.如果增大截面施工当日的平均温度低于5℃时,不得浇水。
2.如果施工时采用其它品种水泥,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采用的水泥技术性能而定。
3.如果混凝土表面不便于浇水或使用塑料布应涂刷养护剂。
基础加固方法
1. 基础扩大托换法
在许多既有建筑物或改建加层工程中,常因基底面积不足而使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要求,从而导致建筑物开裂或倾斜。这时,一般常用基础加宽的托换。通常采用加混凝土套或加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也可以改变浅基础形式加大基础底面积。
2. 基础加深法
在许多既有建筑物或改造工程中,由于基底面积不足而使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要求时, 此时除了可采用基础加宽的托换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加深基础将基础落在较好的新持力层上的加固方法,以满足设计规范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基础加深法是直接在被托换建筑物的基出下挖坑后浇筑混凝土,将原有基础增大埋置深度,使基础支撑在较好的土层上的托换加固方法,也称坑式托换。
对于采用基础加深法工程,应依据托换加固结构的荷载和坑下地基土的承载力大小,结合开挖程度难易程度、地下水位较低的地质条件和基础形式,确定其基础加深法工程方案设计和施工。
3. 基础锚杆静压桩法
锚杆静压桩是锚杆和静力压桩两项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桩基础施工新工艺,是一项基础加固处理新技术,适用于新旧建筑物的基础加固和托换。它是通过在基础上埋设错杆固定压桩架,以既有建筑物的自重荷载作为压桩反力,通过压桩反力架用千斤顶将桩段从基础中预留或开凿的压桩孔内逐段压人土中,再将桩与基础连接在一起,卸除反力架千斤顶,该桩便能承受荷载,从而减少基础下地基所受的部分压力,阻止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从而达到提高基础承载力和控制沉降的目的。
对于采用基础锚杆静压桩法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对拟加固的工程进行调研,除需要查明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外,还需要对其沉降、倾斜、开裂、上部结构、地基基础、地下管网和障碍物、周围环境等情况做周密的调查了解; 同时,还需要了解托换工程地基基础设计所必需的其他资料。

4.基础树根桩法
树根桩是一种小直径的钻孔灌注的钢筋混凝土桩,其直径为100~-300mm,是在钢套管的导向下用旋转法穿过原有建筑物的基础进人地基土中至设计标高,清孔后下放钢筋,钢筋数量可以是1根到数根,视桩径而定; 同时放下注浆管,用压力灌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边灌、边振、边拔管,最后成桩。也可放人钢筋笼后再放碎石,然后注人水泥浆或水泥砂浆而成桩。
树根桩是由意大利Fondedile 公司的F.Lizzi 于20世纪30 年代首创的。树根桩布置成维系统独特方式的网状体系者称为网状结构树根桩。图1表示房屋建筑下条形基础的这种托换方法的典型设计图; 图2为桥墩基础下建造树根桩的托换图。
标准化施工包括培训专业化、施工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安全常态化四大板块,涵盖到了与施工有关的每个环节步骤,整合施工队伍建设、安全生产、规范施工、科学管理等单体概念,形成密切相关、交织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新体系。首选,灌浆料是个统称,分类也比较多,如:高强无收缩灌浆料、高强灌浆料、普通灌浆料、加固灌浆料、套筒灌浆料、设备基础灌浆料等等不同种类,所以客户在第一次用时在选择型号时头都大了,这也是正常的,毕竟隔行如隔山。高强无收缩灌浆料产品特点:BY系列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具有自流、无收缩、早强和高强的性能,并具有质量可靠、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和方便施工的优点。它能使设备底座与混凝土基础形成紧密结合,使之承受设备的全荷载,从而满足各种机、电设备的安装要求,是无垫板设备安装时代的理想灌浆材料。
根据不同的用途,在购买灌浆料时,大家需跟灌浆料厂家进行具体沟通,将现场情况跟厂家介绍,具体用在哪个部位,需要达到什么强度,或者要符合什么标准都可以,只有在厂家了解了您的需要后,才会给您相应的灌浆材料,这也是对客户的一种负责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