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保溫層
5.4.1 保溫層材料
保溫層應采用硬質(zhì)聚氨酯泡沫塑料。
5.4.2 泡孔尺寸
聚氨酯泡沫塑料應無污斑、無收縮分層開裂現(xiàn)象,泡孔應均勻細密,泡孔平均尺寸不應大于0.5mm。
5.4.3 空洞、氣泡
聚氨酯泡沫塑料應均勻地充滿工作鋼管與外護管間的環(huán)形空間。任意保溫層截面上空洞和氣泡的面積總和占整個截面積的百分比不應大于5%,且單個空洞的任意方向尺寸不應超過同一位置實際保溫層厚度的1/3.
5.4.4 密度
保溫層任意位置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密度不應小于60 kg/m³。
5.4.5 壓縮強度
聚氨酯泡沫塑料徑向壓縮強度或徑向相對形變?yōu)?0%時的壓縮應力不應小于0.3MPa.
5.4.6 吸水率
聚氫酯泡沫塑料吸水率不應大于10%。
5.4.7閉孔率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閉孔率不應小于88%。
5.4.8 導熱系數(shù)
未進行老化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在50 ℃狀態(tài)下的導熱系數(shù)λ50不應大于0.033[W/(m·K)]。
5.4.9保溫層厚度
保溫層厚度應符合設(shè)計規(guī)定,并應保證運行時外護管表面溫度不大于50 ℃.
5.5 保溫管
5.5.1管端垂直度
保溫管管端的外護管宜與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溫層平齊,且與工作鋼管的軸線垂直,角度誤差應小于2.5°.
5.5.2 擠壓變形及劃痕
保溫層受擠壓變形時,其徑向變形量不應超過其設(shè)計保溫層厚度的15%,外護管劃痕深度不應超過外護管最小壁厚的10%,且不應超過1mm。
5.5.3管端焊接預留段長度
工作鋼管兩端應留出150mm~250mm無保溫層的焊接預留段,兩端預留段長度之差不應大于40mm。
5.5.4 外護管外徑增大率
保溫管發(fā)泡前后,外護管任意位置同一截面的外徑增大率不應大于2%.
5.5.5 軸線偏心距
保溫管任意位置外護管軸線與工作鋼管軸線間的最大軸線偏心距應符合表6的規(guī)定。
表6 外護管軸線與工作鋼管軸線間的最大軸線偏心距
單位為亳米
外護管外徑 |
最大軸線偏心距 |
75≤De≤160 |
3.0 |
160<De≤400 |
5.0 |
400<De≤630 |
8.0 |
630<De≤800 |
10.0 |
800<De≤1400 |
14.0 |
1400<De≤1700 |
18.0 |
5.5.6 預期壽命與長期耐溫性
5.5.6.1 保溫管的預期壽命與長期耐溫性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在正常使用條件下,保溫管在120℃的連續(xù)運行溫度下的預期壽命應大于或等于30年,保溫管在115℃的連續(xù)運行溫度下的預期壽命應至少為50年,在低于115℃的連續(xù)運行溫度下的預期壽命應高于50年,實際連續(xù)工作條件與預期壽命按附錄A的規(guī)定執(zhí)行。工作在不同溫度下,聚氨酯泡沫塑料最短預期壽命的計算按附錄B的規(guī)定執(zhí)行。
b)連續(xù)運行溫度介于120℃與140℃之間時,保溫管的預期壽命及耐溫性應符合附錄C的規(guī)定。
5.5.6.2 保溫管的剪切強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老化試驗前和老化試驗后保溫管的剪切強度應符合表7的規(guī)定;
表7老化試驗前和老化試驗后保溫管的剪切強度要求
試驗溫度/℃ |
最小軸向剪切強度/MPa |
最小切向剪切強度/MPa |
23±2 |
0.12 |
0. 20 |
140±2 |
0. 08 |
— |
b)老化試驗條件應符合表8的規(guī)定。
表8 老化試驗條件
工作鋼管溫度/℃ |
熱老化試驗時間/h |
160 |
3 600 |
170 |
1 450 |
c) 老化試驗前的剪切強度應按表10選擇23℃及140℃條件下的軸向剪切強度,或按表10選擇23℃條件下的切向剪切強度;
d) 老化試驗后的剪切強度應按表10 的要求執(zhí)行。
5.5.7 抗沖擊性
在-20℃條件下,用3.0kg落錘從2m高處落下對外護管進行沖擊,外護管不應有可見裂紋。
5.5.8 蠕變性能
100h下的蠕變量△S100不應超過2.5mm,30年的蠕變量不應超過20mm。
5.5.9 報警線
保溫管中的報警線應連續(xù)不斷開,且不得與工作鋼管短接,報警線與報警線、報警線與工作鋼管之間的電阻值不應小于500 MΩ,報警線材料及安裝應符合CJJ/T81的規(guī)定。